免息配资公司每分钟油耗约为2至3升
在许多人传统的认知中,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全球军事强国,其武器系统通常都被视为高端且自主开发的典范。然而,最近的一些披露信息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两个国家最新研制的巡航导弹的核心动力系统竟然都来自中国的一家私营企业。更为惊人的是,这款被称为“导弹心脏”的发动机竟然在淘宝平台上可以轻松购买,价格仅为25万元人民币。这听起来几乎不可思议,但这却是国际武器开发领域中的现实。
以俄罗斯的S-8000隐身巡航导弹为例,在实际作战中,这款导弹被乌克兰军队缴获并拆解后,发现其动力核心正是来自中国玄云科技公司制造的SW-800Pro-A95发动机。与此同时,美国的马赫工业公司也在向美军展示的“战略打击”巡飞弹中使用了这款发动机。美俄两国的先进武器竟然共同使用了来自中国的民用发动机,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质疑。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款原本面向民用市场的发动机进入了这些军事强国的武器供应链呢?
展开剩余80%事实上,SW-800Pro-A95发动机原本并非为军事用途设计,它是一款面向航模市场的产品,曾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它主要服务于航模爱好者和小型无人机制造商,重量仅为10到15公斤,推力达到80公斤级别。在全功率运行时,每分钟油耗约为2至3升,使用寿命则可达到50到100小时。虽然这款发动机在民用领域表现非常出色,但令人震惊的是,它的价格竟然只需25万元人民币,并且有现货供应,还能享受折扣。这种价格使得它成为了航模玩家的理想选择,谁也没想到,它会进入到美俄军工企业的视野,成为导弹的“心脏”。
以俄罗斯的S-8000隐身巡航导弹为例,这款导弹的全长为5米,弹径为300毫米,采用隐身设计,巡航速度在520到560公里每小时之间,最高时速可达650公里每小时,射程大约为600公里,战斗部重量达到115公斤,其中炸药含量接近50公斤,足以摧毁坚固的目标。在乌克兰军方分析导弹残骸时,他们发现,这款导弹除了搭载了中国的发动机外,还使用了日本的电池、澳大利亚的遥测模块、韩国的伺服电机以及美国的射频放大器。俄罗斯本土制造的部件仅包括能够兼容GPS与格罗纳斯系统的“彗星”-M8卫星接收器和导航算法。
俄罗斯之所以选择这款中国发动机,关键在于其成本低且易于获取。由于俄乌冲突中对巡航导弹的需求量非常大,传统军用发动机的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无法满足战场上迅速补充的需求。而SW-800Pro-A95作为现成的民用产品,不到军用产品的十分之一的价格,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美国的情况与俄罗斯类似。马赫工业公司在展示的“战略打击”巡飞弹中,所用的发动机也正是SW-800Pro-A95。尽管这并非美军正式装备的型号,但这一情况揭示了美国军工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研发一款专用的军用发动机不仅需要数年的时间,而且成本高昂。而中国的这款发动机现成可用,价格约为4万美元,相较之下大大降低了演示成本。视频中,有网友一眼认出了这款中国发动机,这一发现使得它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然而,美国对这款发动机的态度却显得颇为矛盾。尽管SW-800系列的性能非常出色,但由于其潜在的军事用途,它很难通过美国《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的审查。因此,如果马赫工业希望量产“战略打击”巡飞弹,最终还是需要更换为美国本土的军用发动机,比如通用电气的J-85等,尽管这样一来,成本将大幅增加。而俄罗斯则采取了更加直接的方式,完全无视这些审查规定,只要能够采购并使用,便直接将其装入导弹投入实战。
这种“实用主义”策略使得S-8000导弹迅速列装,成为了替代昂贵的Kh-101导弹的经济型替代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例如,伊朗出口到俄罗斯的“见证者-129”无人机就使用了德国的民用航模发动机。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也搭载了中国产的红外传感器和芯片,这些零部件可以在淘宝、eBay等平台上轻松购买,价格仅为几十美元。而美军在研发MQ-1“捕食者”无人机时,原型机也曾使用了奥地利的民用发动机,待技术成熟后才换成军用型号。
这些案例表明,武器研发初期采用民用部件是一种普遍做法,因为它能够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然而,像美俄这样的国家在关键的巡航导弹中同时使用同一款中国民用发动机,还是首次发生。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中国民用工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2024年,中国工业产品的产值占全球的30%,全球15%的航空工业产品来自中国。如果美国有性能相近且价格低廉的发动机,马赫工业可能不会选择中国的产品。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种做法暴露了其工业体系的短板,由于民用市场薄弱,导致研发投入不足,最终不得不依赖外购民用部件组装武器,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今,随着俄乌冲突的进行,这些武器成为了战场上的试验品。S-8000导弹凭借其500公里的射程和隐身设计,多次突破了乌克兰的防空系统。而美国则计划研制单价为15万美元的低成本巡航导弹,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大规模战争。这款售价25万元的中国民用发动机,成了大国武器竞争的焦点,既展示了中国民用工业的实力,也揭示了全球军备竞争中越来越复杂的供应链关系。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网上开户,配资中国登录,微私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查配资App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