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配资App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量明显多于其他季节。出汗多,身体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会耗伤气血。如果不注意补充,则可能导致气血虚弱。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水果,能够很好地补益气血,而且非常应季,七八月份正是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
01
出汗多,耗伤气血
夏天出汗多,多喝水就万事大吉了吗?并非如此。
传统医学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是阳气蒸迫阴液所致,汗蕴含着阳气与津液。此外,“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者精气也”“气随汗泄”等说法都说明——
汗富含着津液,运载着阳气,若汗出过多,不仅会导致津液大量丢失,阳气也随之消耗,气随津脱,导致气阴两虚、气血亏虚。
这就是很多人到了夏天,总感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渴、喝水无法解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甚至头晕失眠的原因。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精神萎靡、汗出肢冷等。
因此,夏天出汗多的情况下,除了多补水,还要注意补气血。只有把气血补足了,人才能气色红润、神清气爽,白天有精神,晚上睡得香。
补气血,有一个简单又美味的食物——龙眼。
02
龙眼:补气血、益心脾
龙眼,被称为华南四大珍果之一,是中国南部盛产的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成熟季节大多为7-8月份。
虽说是一种水果,但其实龙眼也是一味中药材,有着很好的补益药用价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意思是说,龙眼的温热之性比荔枝弱,更为平和,所以更适合日常补益,适宜人群也更广泛,是不可多得的果中补品,老少咸宜。
龙眼,性温,味甘,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 补心血,符合“夏养心”原则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火气通于心,因此,夏主心,夏季养生保健的主旋律就是——养心。龙眼可入心经,食用龙眼于心有益。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气,心为汗”,指出汗乃血液化生,与心密切相关,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如此看来,夏季出汗特别伤心血。
龙眼有补心、养血的功效,因此,出汗多的情况下,吃些龙眼是有好处的。在临床上,龙眼还常被用于治疗心血不足之证,症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月经不调等。
■ 益脾气,从源头补充气血
除了入心经之外,龙眼还入脾经,能够补益脾气。
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龙眼可补后天之源而益气养血,故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导致的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少气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或年老体弱、久病体虚等。
简单总结一下,龙眼是特别适合夏季吃的水果,养心血、益脾气,尤其是心血不足+脾气亏虚,也就是心脾两虚的人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女性产后多气血两亏,日常可以偶尔用桂圆肉、生姜和大枣搭配作为汤料煲汤或煎水代茶饮,补气养血功效佳,还能起到预防产后抑郁的功效。
03
龙眼怎么吃,食疗效果好?
作为水果,龙眼可以直接吃,但要注意适量。
不易买到新鲜龙眼的地区,可以用龙眼的干品——桂圆来代替,每天嚼服几颗,同样可以有效补充气血。需要注意的是,桂圆的温性和补益力度更强一些,每次吃不要超过10颗。
除了直接吃之外,龙眼还可以搭配成不同的食疗方,更有针对性地调理自己的问题。
‖ 食疗方推荐
长夏心脾两安汤
材料:龙眼肉50克,新鲜莲子3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2人份)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该汤适合心脾两虚人群食用,也适合一般人群长夏养生食用。
‖ 食疗方推荐
桂参陈皮茶
材料:桂圆10颗,西洋参2-3片,陈皮3克。(1人份)
做法:桂圆去壳、留肉和核,与西洋参、陈皮一起,沸水焖泡10分钟后温服。
该茶方源自补血经典方——玉灵膏。玉灵膏,出自中医名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用到的主要原料就是龙眼肉、西洋参。
‖ 食疗方推荐
五指毛桃莲桂猪心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莲子20克,桂圆肉10克,茯神20克,猪心500克。(2人份)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该方用于心脾两虚失眠者日常保健,一周可喝1~2次。
‖ 食疗方推荐
龙眼炖鸡蛋
材料:龙眼肉30克(桂圆6颗),鸡蛋1-2只。(1人份)
做法:锅中加水,煮龙眼肉10分钟,再打入鸡蛋煮熟,趁热食用。
气血不足、月经量少、月经总是推后、产后体质虚弱的女性,可以经常食用这道方。视虚寒的情况可以加入红枣、生姜、红糖一起炖煮。
龙眼、桂圆甘甜温补,还可在夏季补益心脾,故夏季养生不妨一家老小适量吃一点。然而,湿热、痰热体质的朋友要少吃,并搭配凉性的食物一起吃,避免加重体内的热气。■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医学指导:黄穗平 主任医师】
配资网上开户,配资中国登录,微私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