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青,江蘇蘇豪國際集團絲線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線實業”或“公司”)編織車間擋車工,1996年進入公司,在26年的工作中,先后從事過揚返、成筒、并絲、半自動、編織機等各個一線崗位。她性格開朗,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樂觀上進,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與團隊精神。她所在的車間2019年被蘇豪股份評為先進集體;2020年被江蘇省省部屬企事業工會評為優秀班組;今年4月在五一“雙爭”活動中又被江蘇省省部屬企事業工會評為先進集體。她本人在歷年工作中先后榮獲先進生產標兵、先進個人、蘇豪好青年等榮譽,并在今年當選全國紡織工業系統勞動模范。
一“馬”當先
我是馬瑞青,我所在的絲線實業公司是生產型企業,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生產車間的員工實行三班倒,人休車不關,生產任務急的時候加班加點是常態。我二十六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認真工作,為配合車間領導的工作,在需要加班的時候總是第一個報名,為公司的發展盡我一點綿薄之力。2019年前我在絲線公司的捻絲車間工作,所從事的工種是生產過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這要求我做到既是生產者,又是檢驗者,既要出產量,又要把好質量關,不讓任何質量疵點從手中逃過去。自2005年公司與美國強生公司合作生產醫用縫合線以來,我更是把產品合格率提高到100%作為我的使命,在生產過程始終做到:爭速度——我手腳麻利,快如閃電;找疵點——我練就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眼觀六路、手里編著絲、眼睛余光掃著車,從不讓一點疵點溜過去…...二十多年來我在這個高強度的崗位上一直為公司的產品質量嚴把關,從未出過差錯;在歷次廠級操作比賽中基本名列第一。也正是因為我和絲線公司全體員工一起為公司的產品質量把好每一道關,公司的產品才能連續二十多年被美國強生公司評為最佳質量和最佳供應商。
“瑞”意進取
近幾年,隨著招工難的現實問題日益突出,公司決定培養在捻絲、編織兩個車間都能上崗且各工種都擅長的多面手,我積極報名帶頭學習本車間其它工種,并去編織車間從頭學起。我認真學習,第一個完成學習任務。編織車間打結要求每分鐘14個,我可以達到16個,換筒接頭要求12秒完成,我11秒就可以完成。當我在各道工序、兩個車間完成學習,基本掌握操作技能后,公司經常對我的工種進行調整,因此我的收入在來回的調整中一直低于同工種的員工,對于這些,我都毫無怨言地接受了。當其他員工問起我的感受時我總是笑著說: “蘇豪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由于我技術全,零差錯、手腳快,我成為了兩個車間的爭奪對象,在兩個車間來回上班。為此大家送了我一個雅號:“三進三出”。
“青”青子衿
這兩年新冠疫情給大家的生活、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對我也是個考驗。由于我家住常州的雪堰,那里雖然離絲線公司只有5公里的路途,但分屬常州、無錫兩地,任何一地出現疫情,我到公司上班都必須隔離14天。為了不影響上下工序銜接和公司訂單完成,我克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難,帶著行李住進了公司的宿舍,并自覺在廠里隔離,堅持上班。
蘇豪絲線公司有著一批像我一樣勤勞肯干、勇于創新的姐妹,我們一起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嚴謹的操作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絲綢事業。自2005年以來,我們累計生產各類醫用外科縫合線21.5億米,約可繞地球53.5圈,每年為公司創造上百萬元的凈利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為一名來自制造業一線的產業工人,我是蘇豪奮斗者的縮影和代表。我將不忘初心、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取得更大的業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釋放出自己平凡的光和熱!